河南之窗

以文化为魂,育“优学”之星——钱塘区2025年高质量幼儿园成果推广活动

头条 来源:晨报之声 16682℃

2025年7月2日上午,钱塘区高质量幼儿园建设第六期“一园一品”成果推广活动在杭州市钱塘区星河幼儿园隆重举行。钱塘区教育局党委副书记金加喜,钱塘区教育局学前专班负责人娄丹丹、下沙街道社会事物办公室主任黄瑞燕,浙江师范大学幼教集团总园长胡瑛,钱塘区公民办幼儿园及互助共同体合作园园长、副园长,家长代表和毕业生代表近100人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以“以文化为魂,育‘优学’之星”为主题,通过"我家在钱塘"创意签到、沉浸式课程体验、专业分享及师幼歌舞表演等形式,全面展示了"小小钱塘探索者"课程的实践成果。

走进星河幼儿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我家在钱塘” 创意签到区。我家在钱塘的哪个街道呢?领导与客人老师们将色彩磁铁小人粘贴到自己居住的街道位置。顷刻间,五彩斑斓的小人如繁星落满钱塘版图,一场关于地域归属感的温馨叙事就此启幕。走进“小小钱塘探索者课程”的体验展区,星河幼儿园的教师和孩子们以匠心巧思构建钱塘区四大文化主题:探访大学城、探秘工业园、探索大农场、探游钱塘景。他们将钱塘地域特色的学府底蕴、工厂脉络、农场风情与自然景致立体呈现在宾客面前。"星河小导游"们以童趣热忱打破拘谨氛围,客人老师们在孩子们清脆的解说声倾听钱塘的故事。时而俯身细品童画作品里的钱塘文化,时而驻足品味钱塘的土味点心,亲手参与丝巾扎染、服饰 DIY 。在沉浸式体验中,客人老师们不仅触摸到钱塘文化的多元肌理,更由衷赞叹 "小小钱塘探索者" 课程让钱塘文化成为可感知、可参与的快乐成长体验。

活动第二板块的专业分享环节由星河园长周玲美和教师团队精彩呈现。周玲美园长以《以文化为魂,构建有生命力的园本课程》为题,从理论到实践全面阐述了"小小钱塘探索者"课程的创新探索。她深入剖析了如何将钱塘区独特的围垦精神、创新创业文化转化为教育资源,详细介绍了"探访大学城、探秘工业园、探游自然景、探索大农场"四大课程板块的设计理念和实施路径。通过生动的案例充分展现了课程如何实现文化认知与情感培育的双向渗透。王超逸副园长带领的教师团队以“文化浸润教研生花”为题展开“星漾漫谈”。在漫谈中,大家讲述了“爱与尊重”的文化是如何深刻影响着教研的故事。“平等包容、自主自由、样态支持”构建起“有温度、有宽度、有高度”的教研生态。三位教师以生动的案例展现了“以研促教、以文化人”的教研模式。星河的教研不仅催生了《跨越围墙的学习》等课程成果,更培育出一支“勤思考、善表达、敢创新”的教师队伍,为“钱塘优学”提供了“星河样本”。活动的高潮是孩子们在舞台上的精彩表演。“钱塘农场的巨变”“我家住在大学城”“钱塘好物直播间”“美丽的钱塘我的家”,一个个原创的作品呈现出钱塘美好生活的画面。欢快的儿歌,别处心裁创意,优美的歌声,大家沉浸其中深切感受着孩子们对钱塘的热爱,更清晰看见孩子们在课程实践中的全面发展。

小小钱塘探索者课程的另一成果是《跨越围墙的学习》一书的编写出版。钱塘区教育局党委副书记金加喜和浙师大幼教集团胡瑛总园长共同为新书发布揭幕,并赠与与会人员。钱塘区教育局党委副书记金加喜高度肯定星河幼儿园"一园一品" 展示活动及课程成果的物化呈现,寄语园所持续深耕教育实践,推动育人成果再攀新高。他强调:幼儿园应着力培养 "勤于理性思考,善于感性表达、长于个性创造" 的儿童,各园所要立足办园特色,在思辨与实践的双向奔赴中,始终以幼儿视角为原点,精耕细作园本课程体系。

活动最后,胡总园长做总结发言。她为星河课程建设的经验概括出3个关键词:根植地域,文化育人;儿童立场,问题驱动;研创共生,迭代升级。胡总园长着重强调:文化认同是课程建设的灵魂根基,唯有厚植园所文化基因,方能赋予课程生命力;教师专业成长则是质量提升的核心引擎,通过持续赋能教师,为教育品质注入源头活水。她鼓励钱塘幼教人要以“勇力潮头”的精神,书写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希望大家继续坚守“为了每一个,办好每一所”的初心,共同打造“钱塘优学”金名片!

本文内容转载自:晨报之声,原标题《以文化为魂,育“优学”之星——钱塘区2025年高质量幼儿园成果推广活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原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